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面对自身问题时,可能会表现出怪异行为。儿童心理问题与成人不同,需及时干预,才能降低对身心的不良影响。
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有哪些?
自闭症:这类儿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脾气暴躁,执着于特定旋律或玩具,对亲近之人缺乏兴趣与关心,常有重复、刻板动作,不喜与人接触。其成因包括遗传、脑损伤及父母冷漠管教等。家长应调整管教态度,给予更多关怀。
多动症:多动症儿童活动量极大、坐不住,话多、手势多,注意力难以集中,肌肉协调性差,意志力薄弱,情绪波动大、易发怒,还过度敏感。主要因家庭压力大或脑部轻微损伤所致。家长要减轻家庭压力,孕期勿滥用药,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用镇静剂控制孩子活动量。
恐惧症:儿童若对不明物体持续恐惧,会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家长应避免言语恐吓,若孩子过度恐惧,可遵医嘱用少量镇定剂缓解。
夜尿症:多发生于 3 岁左右儿童,与睡前饮水多、膀胱功能弱、白天活动量过大等因素有关。家长可训练孩子增加膀胱容量,睡前少让孩子喝水、少吃高盐食物,训练其自主控制大小便,减轻孩子心理压力。
强迫行为:若发现孩子频繁重复某些行为或动作,需警惕,防止发展成强迫症。家长可借助缓冲工具缓解孩子焦虑,严重时需寻求心理治疗。
攻击行为:这类孩子喜欢与人作对、不服从,甚至出现言语或身体攻击。他们易受挫,且挫折容忍度低。家长要改进管教方式,避免过于严苛,营造温馨家庭氛围。孩子没有攻击行为时,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
温馨提示: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应积极承担责任,多接纳、鼓励孩子的良好行为,少责罚。避免命令、批评或训诫,多倾听孩子心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 上一篇:怎么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家长要学会这 5 招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