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优眠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  深圳儿童心理咨询哪家好  >  深圳儿童心里辅导专家-孩子为何总是“一言不合就哭闹”

深圳儿童心里辅导专家-孩子为何总是“一言不合就哭闹”

  深圳儿童心里辅导专家-孩子为何总是“一言不合就哭闹”?常常可以听到家长说“我家孩子总是哭”“一不满足他的需求,就开始各种哭”……“一言不合就哭闹”说的仿佛就是家长们口中这些爱哭的孩子们,那到底是孩子天生就爱哭,还是孩子这一场场“哭戏”是由家长导演的呢?下面这篇文章会详细解读孩子“哭闹”行为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深圳儿童心里辅导专家-孩子为何总是“一言不合就哭闹”

  这种行为一般发生在7岁以前,当孩子心有不满,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时候,由于不会表达,只能把焦躁的、冲动的、挫折的和恐慌的情绪用哭闹的形式发泄出来,以期引起家长的重视,得到满足,达成目标。这是典型的被动状态下的被动等待型的行为。

  虽然在激烈的外表下让人产生这孩子主动闹事的错觉。这种行为的产生与家长的养育方式有直接的联系,调整起来也应从家长的改变入手。

  1、有的哭闹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这类行为的形成常常是因为家长过度满足、包办造成的。孩子的24小时中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好了,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都被从营养、健康、益智等多方面考虑后给予最好的提供。

  家长不可谓不尽心,只是误会了孩子了成长的过程,它不是家长精雕细琢的创造过程,而是孩子自己去体会,去认识,去实现的过程。孩子没有机会去体验并辨识好坏,冷热、美丑,也就无从知道什么是自己的需要、什么是适合自己的,也就无法选择,无法设定目标去实现。而人又是有主动意识的,孩子不是石膏木头,只会被动接受。

  即使年龄很小,即便没有机会,孩子也会有未分化的、不清晰的各种想法和目的。不能如意时就会产生急躁挫败等情绪,发而为言行就是哭闹。

  如果是这种情况,家长要引导孩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家长要告诉孩子:“哭没有用,妈妈不明白你的意思。你尽量说出来,然后咱们好商量。”家长需要了解的是,不是你认定的好就是孩子唯一的选择。

  最好的引导是,给孩子几个选项让孩子选,这样既满足了家长从安全等角度的考虑,也培养了孩子思考、分辨和选择的能力。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就可逐渐放手,由孩子自己决定。

  2、有的哭闹是家长惯出来的。

  孩子只要一哭闹,就能换来家长妥协,久而久之,孩子不用拓展其他办法,只要哭闹就行了。这样的家长是懒家长,怕麻烦。保姆带大的孩子更容易呈现这种行为,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保姆不像妈妈那样,要考虑孩子的全面发展,她只要保证孩子别哭闹,别告状把孩子哄高兴了就行。

  孩子哭闹是信号,家长必须费心去解码这个信号,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孩子的成长需要和现实的眼前的需求,自己的目的和能力等种种因素,做出决定,与孩子沟通,这样,孩子也逐渐学会这个思考流程以及与家长沟通,而不是简单的想什么就要什么,没有就哭闹。

  3、有的家长严厉地禁止哭闹,造成孩子更大的哭闹。

  与前面的相反,母亲意识到不能惯着孩子,于是孩子越哭闹,父母越严厉。与前面的反应相同的是,父母的注意力只放在了哭闹行为上,忽略了哭闹后面的诉求。严厉的禁止会令孩子产生更大的挫败感并对父母产生怨恨,要么导致更激烈的哭闹行为,要么表面压下去了,却发展出其他的问题。

  4、有的哭闹是缘于孩子真的没有能力表达。

  请家长永远不要高估孩子的能力。让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明明白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绝对是不切实际的。这就需要家长有耐心,有常识,能敏锐地了解孩子。

  有一次我们朋友聚餐,吃烤鸭。我女儿四岁,桌上还有一个小男孩两岁。黄瓜条上来了,我女儿拿了一根儿吃,那个男孩就也伸手去够,抱着他的妈妈嫌他闹,一定要他乖乖呆着,孩子就更闹了。我给他拿了一根黄瓜条,孩子接过来立即安静了。

  希望两岁的孩子说出“我看见姐姐拿了黄瓜了,我也要一根儿”,是不现实的。要三岁的孩子说“你们别吵架了,我害怕我希望大家都开心”也是不可能的。

  孩子越小,越只会哭闹。此时需要家长细心观察、猜测,更重要的是,不把自己的猜测结果当成定论,而是去验证,看孩子的反应,及时调整猜测结果。

  这个“验证”的过程,一方面增加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另一方面,孩子也厘清了思路,学会了如何表达才能让人更好地理解自己。有的家长不看孩子是否有能力说清楚,只顾问孩子为什么,问孩子想要什么,孩子要么被问后说不出就更急躁了,要么选择一个容易的答案,例如要吃东西或要玩具,家长也就信以为真。这样的话孩子的表达能力仍然没有得到锻炼。

  温馨提示:哭闹行为是孩子年龄较小时由于内在焦灼不如意而又表达不畅形成的,假如不能处理这两个问题,即内在的状况和外在的表达,孩子长大后可能不哭闹了,但是会开展出其他的不当言行,家长不要无视了孩子的哭闹。